首页>上海振兴湖南经济联谊会>劳动者之家>案例分析 > 正文

律师在你身边(20)独子离家出走30多年,法院判决其丧失继承权

2025-03-31 18:19

【字体大小:

都说“养儿防老”,但要是儿子玩失踪三十年,连父母葬礼都缺席,这遗产还能不能继承?小张就是这么个“神奇”的主儿,30多年对爸妈不管不顾,爸妈去世后居然还想继承遗产,这能行得通吗?咱们一起来看看。
一、基本案情:小张“消失”的30多年
小张20岁的时候,和父母大吵了一架,然后拍拍屁股就离家出走了。这一走,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。他爸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又是报警又是到找,可就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。没办法,老两口只能互相扶持着过日子。
在这期间,小张的叔叔张亮(化名)可真是个大好人。平时帮着哥嫂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儿,带着他们出去旅游散心,生病了还陪着去医院,连看病的钱都是张亮帮忙垫付的。
后来,小张的妈妈因病去世,爸爸张明(化名)变得更加孤独。2021年,因为儿子一直找不到,张明就去法院申请宣告小张死亡。谁能想到,就在处理这些事儿的时候,小张突然冒出来了。张明眼巴巴地盼着和儿子见一面,哪怕就看一眼也好,可小张却铁了心,就是不见。
2023年,张明也去世了。张亮忙前忙后地处理完后事,想着让小张来一起给父亲的骨灰落葬,结果小张连理都不理。更过分的是,小张还以唯一法定继承人的身份,偷偷去领了张明名下的部分银行存单。
二、法院裁判:遗产没小张的份儿
张亮气不过,就把小张告到了法院。张亮申请对张明的遗产进行财产保全,还要求剥夺小张的继承权,让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。
小张呢,还在那狡辩,说自己只是和父母联系少,不算是遗弃,还说父亲身体好、有钱,不需要别人照顾。
法院审理的时候,把张明的其他兄弟姐妹也追加成了被告。这些兄弟姐妹都站在张亮这边,一致认为小张应该丧失继承权,而且他们还都声明放弃自己的继承权。
最后,法院判决张明的遗产全部归张亮继承。小张从头到尾都没露面,也没参加庭审。后来二审,还是维持原判,小张这如意算盘彻底打空了。
三、法理分析:不赡养还想分遗产?想得美!
为啥小张不能继承遗产呢?这就得说道说道法律了。子女赡养父母,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,不管父母有没有钱,身体好不好,这义务都不能丢。小张30多年对父母不闻不问,既不给钱,也不照顾,更别提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了。父母生病做手术最需要人的时候,他连个影子都没有,这不是遗弃是什么?
再看看人家张亮,对兄嫂尽心尽力,又是陪看病,又是垫付费用,还带着旅游。相比之下,小张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了。
赡养父母可不只是道德要求,它还是法律底线。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,小时候对孩子那是无微不至,孩子长大了,就应该反过来照顾父母。这就像“投桃报李”一样,不能忘恩负义。就算父母不缺钱,子女也得多去看看,陪他们说说话,这才是为人子女该做的。
四、法律依据:法律给不孝行为划红线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里对这事儿有明确规定。其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,继承人要是有遗弃被继承人,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等行为,就会丧失继承权。小张的行为,妥妥地符合遗弃被继承人这一条。
还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继承顺序,第一顺序是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 。正常情况下,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了,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。在这个案子里,小张丧失了继承权,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也没有了,所以张明的遗产就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张亮继承(其他第二顺位继承人均放弃继承)。
俗话说:百善孝为先。孝顺、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家庭伦理的核心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,不仅包括经济供养,也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。探望、关心、尊重是赡养不可或缺的部分。赡养父母不仅是社会对子女提出的道德要求,也是法律上应尽的义务。道德标准不容忽视,法律底线不容突破。
这个案子给大家提了个醒,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,别想着逃避。要是像小张这样,最后不仅会被法律惩罚,还会被大家戳脊梁骨。希望大家都能孝顺父母,让老人安享晚年!
作者:黄荣,湖南浏阳人,上海资深合伙人律师,经济法学硕士,拥有经济法学大学教师、三级律师、高级企业合规师和证券从业资格等证书,担任多家公司常年法律顾问。